(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在台灣,最常聽到對甜點好吃的讚美就是「不太甜」,甚至可以說是最高禮讚。不過,將「不太甜」視為對甜點的讚美,不只是在台灣。前陣子美國餐飲媒體 Eater 便針對亞裔美國人與「不太甜」(not too sweet)的甜點現象做了一番有趣且深入的討論。
近幾年美國逐漸掀起「不太甜」甜點風潮,不僅許多亞洲血統的甜點店以此行銷,媒體越來越常見相關報導,在 TikTok 與 X(前推特)上都有許多聲量。但亞洲人偏好不太甜的甜點,這個印象是正確的嗎?Eater 該篇文章裡說明,雖然有英國研究報告指出,亞洲人更有可能是超級味覺者(Supertaster),不僅對苦味、酸味更加敏感,也可能偏好較低的甜度,且亞洲歷經戰亂,糖曾是奢侈品,但「亞洲人都喜歡不太甜的甜點」很大部分是刻板印象及偏概全的結果。
該文中的「亞洲人」係指「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s)。此詞彙是 1968 年兩位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生所創,旨在將不同亞洲背景的移民納入團結的政治運動中;美國社會更長期將亞洲人與東亞人混為一談,如 1970 年代的人口普查裡,亞裔只有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菲律賓人和「所有其他人」的選項。這導致「亞洲人」一詞本身就是以偏概全,從「亞洲人」出發所談論的現象,更可能其實只是對「東亞人」的刻板印象。
實際上亞洲有約 50 個國家、47 億人口,風土民情差異懸殊。亞洲不僅不乏甜度極高的甜點,如印尼的椰絲糯米球(Onde-Onde)、流行於南亞的炸糖漿甜麵圈(Jalebi)等,統計數字上,更有許多遠比歐美嗜甜的國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佈的 2021 - 2030 全球農業展望報告書便指出,在 2018 - 2020 年中,馬來西亞與泰國的每人年平均糖消費量分別是 58.2 公斤與 43.9 公斤,全歐平均 36.7 公斤與美國的 30.9 公斤與之相較,都只能瞠乎其後。
回頭看看台灣,根據農業部公佈的「糧食平衡表」,2015 年每人每日營養供給量中的卡路里,有 281 大卡來自糖類與蜂蜜。若以 1 克糖為 4 大卡換算,約為每日 70.25 克,一年平均攝取量便是 25.6 公斤,和台糖發布的統計數據約略相同。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人每天的糖攝取量不應超過 50 克,更建議若能低於每日總能量攝取的 5% 以下(即約 25 克)對健康有益。也就是說,台灣人的每日平均糖攝取量,其實遠超世衛組織標準。
台灣人或許沒那麼愛吃糕餅,但含糖飲料卻是貨真價實的日常甜點。根據衛福部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7 - 44 歲的台灣人中,約有 45% 的人每天會喝一杯以上含糖飲料,且每個年齡層中,男性消費頻率皆比女性高。2007 年兒福聯盟的一份統計調查也指出,平均有 44.7% 的台灣 11 歲兒童每天喝 1 瓶以上的飲料,與世衛組織的全球調查結果比對,僅低於以色列的 52%。而台北醫學大學團隊 2022 年研究,台灣市售飲料裡約 70% 的含糖飲料屬高糖飲品、未到高糖標準的飲料中,也有 40.8% 總含糖量超過 25 克。以珍珠奶茶為例,一杯全糖 700ml 的含糖量就有約 62 克;半糖、微糖也有 15-25 克之多,糖量約略等於一份檸檬塔。
從以上數據看來,說台灣人喜歡「不太甜」的甜點,其實與事實全然不符。更不用說本地鍾愛含糖量高的水果,在品種改良與種植技術上拼命下功夫,使水果漸失原始風味,只剩滿滿的糖分,還需要農委會農試所育種修正。
不少台灣人認為「歐美的甜點都是死甜、無法入口」,但台灣人眼中的「歐美」正和美國白人眼中的「亞裔」相同,是一個過於籠統且包含極多異質的概念。光是「歐洲」就有諸多迥然不同的地域、歷史與甜點麵包製作法。僅談法國,在過去十數年中的甜點變化也很大,「減糖」、「輕盈」一直都是重要風潮。「甜點」的光譜同樣涵蓋極廣,善用蔬菜、水果、香草等食材、在甜鹹邊界游移的盤式甜點,當然也是甜點,盤式甜點套餐的概念更起源於刻板印象裡「死甜」的法國。
下次談論甜點,在將「不太甜」作為讚美的同時,或許可以再思考一下自己的判斷與比較根據;在甜點、水果、含糖飲料間的浮動標準,又是來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