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現在在巴黎也吃得到菠蘿包和台灣古早味蛋糕嗎?
還記得前陣子我發了一篇〈從「亞洲甜點在巴黎」思考何謂台灣味〉,剛好最近又拜訪了兩家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現在巴黎豐富的飲食面貌,並從中探討亞洲甜點如何在巴黎定位自己、發展新途徑。
Read More巴黎 Fu Castella 海綿蛋糕專賣店的甜點櫃,有注意到上方的海報嗎?這是用海綿蛋糕製作的法式草莓蛋糕( fraisier ),也算是亞洲與法國甜點融合的一個有趣例子了吧!
你知道現在在巴黎也吃得到菠蘿包和台灣古早味蛋糕嗎?
還記得前陣子我發了一篇〈從「亞洲甜點在巴黎」思考何謂台灣味〉,剛好最近又拜訪了兩家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現在巴黎豐富的飲食面貌,並從中探討亞洲甜點如何在巴黎定位自己、發展新途徑。
Read More《 Fou de Pâtisserie 》共同創辦人與總編輯 Julie Mathieu。
《 Fou de Pâtisserie 》共同創辦人與總編輯 Julie Mathieu。
關心法式甜點新聞與動態的讀者們一定知道《Fou de Pâtisserie》,這是一本為了甜點而生的雜誌,致力於向大眾推廣法式甜點,內容包含甜點知識、歷史、新聞、主廚介紹、世界潮流、出版品、大量專業食譜等。在法國,這本雜誌是甜點愛好者人手一本的聖經,也是甜點主廚們與大眾溝通、了解同業動態的重要管道,自2013年9月創刊,便廣受歡迎。過去五年多,《Fou de Pâtisserie》不僅在實體雜誌出版取得巨大成功,更建立網路社群、被全球的甜點愛好者與主廚們關注,從而影響全球的甜點風潮。如今FDP已是一個逐漸多角化的品牌,在巴黎開了三家實體店面,並積極舉辦各種活動,今年早前更開通Youtube頻道。其姊妹作《Fou de Cuisine》在2015年九月創刊,也在穩健發展中。
2017年為了將《Fou de Pâtisserie》引進台灣[1],我曾與其共同創辦人兼總編輯Julie Mathieu有過書信往來,之後偶爾在一些公關活動中擦身,但一直沒有正式面對面的交流。本次很幸運能夠進行專訪,Julie與我聊了許多她在法國甜點界的觀察,也和我分享該品牌未來的計劃。訪問中有很多我長期關注的議題,我也從Julie的回答中得到不少啟發。作為華文世界第一篇對該媒體的深度訪談,希望本文能帶台灣讀者認識全球法式甜點熱潮的重要推手、並對相關議題的深入討論有所貢獻。
Read MoreThe chef Dominique Ansel.
Dominique Ansel主廚。
Invited by the chef Yann Couvreur, the chef Dominique Ansel is presenting his fantastic work at Yann’s pastry shop (Rue des Rosiers) in Paris this weekend (17th to 19th May). Frozen S’more, Cookie Shot, and the Pretzel Mousse Cake created exclusively for this event…these pastries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chef’s abundant creativity and his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 American treats.
經由巴黎知名甜點主廚Yann Couvreur邀請,以創作出可頌甜甜圈(Cronut®)而風靡全球的甜點主廚Dominique Ansel本週末(5/17-5/19)在Yann Couvreur Pâtisserie(Rue des Rosiers)客座。他帶來了火烤甜甜圈、牛奶餅乾杯與特別為此活動創作的德國紐結餅(Pretzel)慕斯蛋糕與大家見面,展現了他豐沛的創造力與,並以法國甜點人的觀點重新詮釋了經典的美式甜點。
Read More青木定治(Sadaharu AOKI)是最早在巴黎發跡的亞洲甜點主廚,他將抹茶、玄米茶、柚子等日式甜點元素帶入法式甜點領域。圖中出現的是抹茶可頌、抹茶泡芙、玄米茶閃電泡芙。